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10:57:2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9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盐政办发〔2006〕53号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盐城市政务信息公开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六年五月九日


盐城市政务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务信息,是指政府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产生或获取的依本办法应公开发布的以文字材料、视听资料、计算机媒体等载体记录的其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情况的内容。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机关,是指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政务信息公开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政府机关是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依照本办法履行公开和提供政务信息的义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信息公开权利人,依照本办法享有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
第五条政务信息公开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注重实效、及时便民和利于监督的原则。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本办法第十四条所列依法免予公开的政务信息外,凡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务信息,均应予以公开或者依申请予以提供。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组织实施。
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各级政府机关应指定本机关处理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本机关政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负责本机关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事宜;
(二)受理和处理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务信息公开申请;
(三)保管、维护和更新或者督促本机关有关机构保管、维护、更新本机关的政务信息;
(四)组织编制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和本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计划、总结及报告;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监察部门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政务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组织监督检查和评议。
政府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
第九条信息公开权利人行使获得政务信息的权利,不得侵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他人隐私或其他社会公共利益。
任何公民、法人和组织不得非法阻挠或限制信息公开义务人公开政务信息的活动以及信息公开权利人依本办法行使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


第二章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


第十条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下列政务信息:
(一)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计划
1各级政府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
2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计划及其进展和实施情况;
3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
4行政许可项目及收费项目的依据、条件、程序、标准、办理时限、办理结果和监督投诉渠道;
5行政执法依据、主体、人员、程序、结果、投诉渠道等情况。
(二)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1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
2救灾、救济、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
3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情况。
(三)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
1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及工程进度情况;
2政府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3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及其执行情况。
(四)政府机构和人事
1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履历、工作分工和调整变动情况;
3公务员招考、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政务信息。
法律、法规对前款事项的公开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政府机关拟作出的决策、制定的规定或者编制的规划、计划、方案等,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在制定过程中,起草机关或者决定机关应当将草案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第十二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依据本办法,向政府机关申请公开本办法第十条规定以外的政务信息,属信息公开义务人职责范围的,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公开并提供便利。
第十三条公开事项变更、撤销或者终止的,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
信息公开权利人对公开内容有异议的,要求信息公开义务人解释、更正的,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及时予以解释或者更正。
第十四条下列政务信息,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露的;
(三)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
(四)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会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公开的其他政务信息。


第三章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形式


第十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本办法第十二条向政府机关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可以采用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掌握该信息的政府机关提出。
公民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民的姓名、工作单位、证件名称及号码、联系方式等;
(二)所需政务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提交时间。
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法人和其他组织名称、法定代表人及联系方式等;
(二)所需政务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提交时间。
政府机关可以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的格式文本。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政务信息公开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政府机关应当创造条件,通过采用网上认定身份的新技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互联网向政府机关提交申请。
第十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与自身相关的政务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不适时或者不相关的,有权要求有关政府机关及时予以更改。受理的政府机关无权更改的,应当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政府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当场登记。除可以当场予以答复的外,应当自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作出答复:
(一)属于应当公开的,制作公开决定书;
(二)属于免予公开的,制作不予公开决定书;
(三)属于主动公开的且各单位已经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信息公开权利人;
(四)属于应当主动公开但未公开的政务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并且指引告知信息公开权利人;
(五)申请的政务信息不属于受理机关掌握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如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应当告知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七)申请公开的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经上一级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同意,可以将答复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八条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向申请人提供政务信息的,公开时间自作出公开或部分公开决定书之日起,不超过10个工作日。
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政务信息的,经上一级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同意,可以将提供信息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九条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务信息的,期限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期限恢复计算。
期限的中止和恢复,政府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政府机关答复申请人不予公开、不予提供的政务信息,不得再以有偿服务或者变相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不得通过与政府机关有隶属关系或者业务指导等关系的企业、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以有偿或者变相有偿的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
第二十一条政府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务信息,有条件的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场所,供申请人当场阅读或者自行抄录。应申请人的要求,政府机关可以提供打印、复制等服务。
申请人在申请中选择以邮寄、递送、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获取政务信息复制件的,政府机关应当以该申请要求的形式提供。因技术原因无法满足的,政府机关可以选择以符合该政务信息特点的形式提供。
第二十二条依据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公开政务信息的,应当采取符合该信息特点的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予以公开:
(一)政府公报;
(二)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和各政府部门专业网站;
(三)档案馆;
(四)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五)行政服务中心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六)政府设置的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电子查询系统等公共信息终端;
(七)政府机关主要办公地点设立的资料索取点、政务信息公开栏等场所或设施;
(八)政府新闻发布会以及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体;
(九)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二十三条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属日常性工作的,应当定期公开;属阶段性工作的,应当逐阶段公开;属临时性工作的,应当随时公开。
对事关全局、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实行决策前公开、实施过程中动态公开和决策实施结果公开。
第二十四条各级政府机关信息公开义务人未履行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义务的,信息公开权利人可以以书面形式或通过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要求信息公开义务人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在接到公开要求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履行公开义务。信息公开权利人要求公开的内容已经公开的,信息公开义务人应当给予指引。
第二十五条各级政府机关应编制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政务信息公开目录。
各级政府机关应编制本机关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务信息目录。政务信息目录应记录政务信息名称、基本内容的简单描述、产生日期及其公开方式。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适时更新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务信息目录,并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公开以便查阅。
各级政府机关要以电子数据方式为公众提供索引,以方便公众提出申请。
第二十六条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应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将文件正文及电子版本报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并在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上公开。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在政府公报上公开,并可增加采取其他的公开形式。
第二十七条政府公报应当备置于政府机关办公地点的适当场所、档案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地点,方便公众免费查阅;同时应当在行政服务中心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居民社区等地点免费发放,方便公众获取。
第二十八条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代表本级政府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
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本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第二十九条政府机关应当将本机关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事项的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箱等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务信息公开事宜提出咨询。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政府机关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部门或者主管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组织处理或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
(二)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的;
(三)违反本办法中关于公开内容、方式、程序、时限的规定的;
(四)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的;
(五)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受损害的;
(六)不依法更正有关申请人本人信息的;
(七)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
(八)违反规定收费的;
(九)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政府机关信息公开义务人违反规定隐匿政务信息和提供虚假的政务信息,或者泄露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并给信息公开权利人或第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三十二条信息公开权利人认为信息公开义务人不依规定履行政务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该义务人的上级机关或者同级监察机关投诉。接受投诉的机关应当调查处理。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违反本办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信息公开权利人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三条政务信息的获取和应用者应当合法、合理地使用相关信息,不得篡改信息、断章取义或进行恶意修改和传播。违反规定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室、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组织对政务信息公开进行评议考核。对不依法履行公开义务的,应当及时督促其纠正。
第三十五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依据本办法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在本办法施行前没有依法公开的,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应当通过互联网上的政府网站予以公开,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形式公开。
第三十七条公用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机关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06年5月8日起施行,《盐城市信息公开暂行规定》(盐政办发〔2003〕150号)同时废止。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2004]35号)(渝规审发[2004]35)

2004年12月31日



第一条 为了保护重庆市知名企业字号所有人的名称权,防止他人冒用,造成相关公众误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知名字号是指享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企业字号。

第三条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负责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工作。认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第四条 知名字号的认定和保护应遵循自愿、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企业申报知名字号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该企业名称中冠以“重庆”或“重庆市”行政区划;

(二)该企业字号连续使用三年以上;

(三)该企业字号为相关公众所知悉;

(四)企业依法经营且业绩良好,连续三年内无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享有较高的商业信誉。

由于历史原因,该企业名称中未使用字号,但行政区划或地域简称与行业简称的组合特指该企业,并已被社会广泛公认,企业可将该简称组合视为字号。

第六条 本市的企业符合前条规定条件,申请认定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的,应当向重庆市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提出认定申请。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

(一)以行政区划名、地名或者其简称、俗称作字号的;

(二)以他人注册商标作字号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

(三)以国家、国际或国家简称作字号的;

(四)与他人拥有的世界、全国或全市知名企业字号相同的;

(五)与他人拥有的世界、全国或全市驰名、著名商标相同的;

(六)与世界、全国或全市闻名的江、河、湖、海、山以及名胜古迹等名称相同的。

第八条 申请认定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应提交的文件、材料: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的《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申请书》;

(二)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使用该字号的起始时间证明(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加盖企业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加盖企业公章的近三年年度资产负债表原件;

(五)广告宣传费用投入的相关单据复印件或行业内商品(服务)市场占有率的证明材料;

(六)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第九条 企业以其拥有的驰名商标或重庆市著名商标作为字号,申请认定重庆市知名字号时,可免于提交前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材料,但应提交驰名商标、重庆市著名商标认定文件或证明。

第十条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程序:

(一)由企业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书面的知名字号认定申请。

(二)登记主管机关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查,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后,报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办公室。

(三)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后,报认定委员会进行初评。

(四)认定委员会认为符合企业知名字号条件的,发布征询公告,公开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若征询公告发布后三个月内出现异议的,认定委员会重新调查后认为确属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征询公告发布后三个月内未出现异议或经过认定委员会重新调查后认为符合条件的,予以认定,发布认定公告,颁发《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证书》。

第十一条 经认定的企业知名字号,从认定公告发布之日起,在重庆市范围内所有行业实施字号保护。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应建立企业知名字号数据库,录入企业知名字号的相关信息。未经知名字号所有权人许可,其他企业和个人将可能引起公众误认的,与知名字号相同或相似文字作为字号的,工商部门不予核准登记。

第十二条 获得知名字号的企业参加工商企业年度检验时,提出免审申请后,在其他条件符合的情况下,企业监督管理机关可优先认定其为年检免审企业。

第十三条 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有效期为三年,自认定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知名字号所有人可申请复评认定,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按本办法办理,通过复评认定的,重新颁发《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证书》。

第十四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应撤销该知名字号,并在企业知名字号数据库中予以删除并公告:

(一)弄虚作假,伪造证明材料,骗取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的;

(二)在有效期内有违法违章行为,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三)逾期未申请复评认定的;

(四)在有效期内,丧失知名字号条件的。

第十五条 根据前条第一、二项的规定撤销知名字号的,该企业五年内不得再次提出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企业知名字号的征询公告和认定公告由企业自行发布,重庆市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应为其提供条件。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的通知

卫办监督发[2006]1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督促落实《卫生部关于2006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27号)及《卫生部关于开展2006年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47号)要求,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该评估方案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专项整治评估考核小组。按照统一标准集中培训,明确评估考核的任务和要求。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于2006年9月20日前完成本地区专项整治工作的评估考核,并将自查自评结果于9月底前函告我部卫生监督局。我部将于11月对各地进行年终综合评估和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评估考核过程中,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发现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对评估考核情况及时汇总,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反馈,并予以通报。
附件: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
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doc
二○○六年七月四日




附件:
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方案

为促进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评估和掌握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创新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准确评价各地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鼓励先进,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有效完成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方法
本次评估考核分为地方自评及年终评估考核。
地方自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本地区落实2006年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阶段性自查自评,综合评估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
年终评估考核:卫生部监督局组织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联合评估考核组,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地进行年终评估考核。
三、评估内容
各地按照2006年全国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具体内容见附表1、2、3)。

附表1、《2006年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评分表》
附表2、《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评估评分表》
附表3、《2006年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评估评分表》


附表1
2006年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综合评估评分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评估内容 检查方法 评 估 评分说明
分值 得分
组织实施情况30分 方案的制定情况 查阅文件 3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方案1分;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或转发省级方案1分;方案符合卫生部要求1分。方案包括专项整治文件或实施方案或计划、会议纪要等。
方案部署、培训情况 查阅文件、会议和/或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 5 部署2分(下发或转发相关资料1分,召开会议1分);培训3分(开会或举办培训班2分,有培训资料或会议记录1分)。相关资料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通知或配套文件或会议纪要或简报及与其相关的文件、培训、会议资料等。
经 费 查资料 2 提供经费下拨计划1分;有相关票据凭证1分;省级及地方政府配套下拨经费的加2分。
组织协查情况 查资料 2 协查函有登记并经领导批示1分;协查有回复函1分。
督 查 查计划、情况汇总资料等 4 督查计划通知或文件1分;督查记录1分;督查总结2分(书面材料1分,问题处置或指导意见1分)。督察指省、市级对下级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
举报制度 实地考察、查资料 3 向社会公布电话,且接通率80%以上视为公布1分,有举报记录1分,有举报处理记录1分。公布方式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信息通报或发布 查信息通报资料、网站有关内容 2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公布信息1分,及时准确1分;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加2分。信息通报指部门间、地方间通报。信息公布、报送15天内完成视为及时。
宣传工作 查资料 3 宣传资料(现场图片、媒体报道等)2分;宣传达2次以上1分。宣传包括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动员及对管理相对人和消费者有关食品、化妆品卫生知识的宣传。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查资料 3 上报资料完整(包括签章文本和电子文本,且无缺项)2分,2006年9月底前上报1分。
大案要案查处及上报情况 查监督执法文书、督办记录、上报材料 3 案件查处资料完整规范2分,上报1分。大案要案指包括省级以上重要媒体曝光的、部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卫生部办公厅发文、案值5万元以上的案件。


附表2
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评估评分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评估内容 检查方法 评 估 评分说明
分值 得分
专项工作落实情况70分 农村食品15分 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 抽查1个县级监督机构的监督执法检查记录、执法文书 3 开展了农村食品卫生专项整治2分;随机抽查监督执法文书5份,检查资料(指现场检查笔录、监督意见书等执法文书)完整、文书书写规范1分。
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卫生监督 查计划、方案、总结及执法文书等资料 3 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分别开展针对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包括餐饮单位、集贸市场)集中监督执法行动各1分,每缺1次扣1分。
餐饮单位 抽查1个县级监督机构对餐饮单位监督检查及建档资料 4 已建立餐饮单位分户档案3分;随机抽查5户档案,资料完整规范1分。
集贸市场 查资料 5 定期组织集贸市场食品卫生安全检查3分,检查结果及时(15日内)汇总、上报1分,查处各类农村食品违法行为1分。 定期指按规定、要求须保持的监督频次。
卫生许可15分 卫生许可整治重点地区 查资料 3 确定了卫生许可整治重点地区2分,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瓶(桶)装水、膨化食品、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单位、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为整治重点1分。
卫生许可情况监督检查 查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核和监督 10 开展上述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情况全面监督检查3分,监督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7分,每降低5%扣2分。
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查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执法资料 2 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上述6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分,执法文书完整规范1分。
餐饮业15分 餐饮具消毒监督检查 查检查、汇总资料 5 定期开展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专项检查3分,每少1次扣1分;监督检查资料完整规范2分,每发现1份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定期指法规、规范等要求的监督频次。
餐饮具消毒情况 现场抽查2家餐饮单位 4 餐饮具消毒方式符合卫生规范2分;从业人员能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2分,发现1名从业人员不能正确使用扣1分,扣完为止;采用餐饮具集中消毒管理加2分。
餐饮具消毒效果评价 查监督监测资料 6 定期开展餐饮具消毒效果抽样检查2分,抽检合格率较整治前提高10%以上4分,提高5%以上2分,提高2%以上1分。定期指法规、规范等要求的监督频次。
专项工作落实情况70分 保健食品15分 GMP执行情况 查监督检查资料 2 开展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GMP执行情况监督检查1分,监督检查资料完整、规范1分。
卫生许可公示 查报纸、网站等相关媒体报道资料 2 保健食品企业GMP名单及卫生许可情况定期公布1分,及时更新1分。定期、及时指至少每季度公布、更新一次。
动态监管 查资料、现场抽查 2 建立了保健食品动态监管制度1分,及时查处无证生产保健食品行为1分。
生产企业监督情况 查监督检查及分户档资料,现场抽查1家企业 5 对辖区内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三类重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逐一监督检查2分,缺1类扣1分;监督检查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1分;随机抽查1户,生产记录、原料采购和使用记录完整1分,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出厂1分。
流通领域监督情况 查监督检查资料 4 开展辖区内流通领域上述三类重点保健食品市场监督抽查2分;及时查处添加药物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分。(结合国家监督抽检进行,未参加国家该类抽检可作为合理缺项,总得分标化处理)
食品添加剂10分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执行情况 查监督检查资料 2 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监督检查1分,监督检查资料完整、文书规范(现场监督笔录、监督意见书)1分。
卫生许可公示 查档案资料 1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名单定期公布并及时更新1分。定期、及时指至少每季度公布、更新一次。
动态监管制度 查资料 2 建立了食品添加剂动态监管制度1分,查处违法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为1分。
儿童食品生产经营监督 查监督监测资料 3 开展了儿童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的专项检查1分;及时查处儿童食品中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1分;完成儿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国家监督抽检1分(结合国家监督抽检进行,未参加国家该类抽检可作为合理缺项,总得分标化处理)。儿童食品在此指在产品标签的食用者中标识为18岁以下人群或儿童字样的食品。
食品生产环节监督 查监督资料、现场抽查 2 开展了以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为重点的蜜饯、酱腌菜、冷冻饮品、熟肉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1分;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1分。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联系人: 电 话:

填表说明: 1、表中“/”为选择项,在选择的项目上打“√”; 2、可以合理缺项,但需标化。标化分=所得分数除以应得的最高分数×100;
3、表中评估分值:总分100分,得分率为85%以上为优,70-84%为良,60-69%为一般,60%以下为不及格。



附表3
2006年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评估评分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评估内容 检查方法 评 估 评分说明
分值 得分
专项工作落实情况70分 化妆品生产企业10 染发类化妆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情况 查现场检查资料、核对批件。 4 原料检查(是否检查进出记录0.5分、投料记录0.5分、有效批件1分、标签标识1分、覆盖率95%以上1分)。现场检查资料包括现场笔录、监督意见书、化妆品生产企业现场审核表等。提供染发类化妆品生产企业在2006年1月1日后生产的染发化妆品目录清单。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数据库情况 核对“汇总上报表”,随机抽查10家企业档案;现场抽查3家企业。 2 定期公布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名录1分;建立分户档1分,发现1户不符合要求扣2分。定期指至少每季度公布、更新一次。
染发类化妆品生产企业违规行为查处情况 核对相关记录和监督文书;现场抽查染发类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染发化妆品 种 2 监督执法文书规范0.5分,案卷资料完整0.5分;按时上报或/和通报1分,少查处1起扣1分。违规行为包括1、 使用违规的染发剂原料;2、 未按照规定的最大使用浓度及其它限制和要求使用染发剂原料,未在标签上按照要求标印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3、其它。
整改落实情况--整治效果 查现场监督意见书 2 监督执法文书完整、规范1分;核实监督意见书等执法文书,整改落实到位1分。
化妆品经营环节40 重点城市监督检查覆盖率 查资料,提供所确定的3个重点城市的重点场所的检查方案 12 重点城市数量符合要求2分;覆盖率达80%以上10分、每降5个百分点扣2分。(提供重点城市辖区内销售化妆品的药店、化妆品专卖店登记册;随机抽查重点城市辖区内3家销售化妆品的药店、化妆品专卖店,并核实现场检查记录)。
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现场抽查 按上报资料,抽查经营单位 8 现场抽查单位同上。经营场所所经营的化妆品是否宣传疗效、是否使用医疗术语、是否注有适应症、有效批件及索证等;随机抽查10种,每发现1种化妆品标签标识违规扣1分。
经营单位违规化妆品查处 核对相关记录和监督文书 12 对违规经营单位已及时查处4分;追踪溯源5分;资料完整与规范2分;按时上报或/和通报1分。
整改落实情况--整治效果 查现场监督意见书 8 监督执法文书完整、规范4分;核实监督意见书等执法文书,整改落实到位4分。
化妆品卫生质量专项抽检20 国家抽检完成情况(指定省份) 核对资料 10 依据《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的有关要求,科学采样1分、及时送检1分、确认告知及时2分,检验报告告知符合程序2分,抽检结果汇总上报及时2分,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信息2分。汇总资料不完整扣1分,上报不及时扣1分。及时指《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及《2006年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等规定的时限内。
抽检不合格产品查处情况 查资料 6 未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信息扣1分,汇总上报不及时、资料不全扣1分;未及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扣2分。监督执法文书资料不完整规范扣2分,向有关部门发出协查函并溯源上报加2分。及时指《2006年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等规定的时限内。
消费者投诉产品处理情况 核实资料 4 建立投诉举报制度1分,有举报记录1分,有举报处理记录1分,处理规范1分,已处理举报并向投诉人及时反馈处理意见加1分。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联系人: 电 话:


填表说明: 1、表中“/”为选择项,在选择的项目上打“√”; 2、可以合理缺项,但需标化。标化分=所得分数除以应得的最高分数×100
3、表中评估分值:总分100分,得分率为85%以上为优,70-84%为良,60-69%为一般,60%以下为不及格。